河南龙子湖

时隔11年的河南龙子湖事件近期又被拿来出来,原因是2011年央视怒批河南龙子湖大学城违规建设,浪费土地资源,然后北京的高尔夫球场却比龙子湖大学城大,这很难不让人想到北京这个神奇的地方。但到底是怎呢回事呢,且看我分析分析。

这件事的起因是11年的旧事又被重新提了出来,至于为什么提出来,就是与2022年全国高考有关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2年河南高考考生125万,过一批滑档2.4万,过二批以上滑档6.9万,过大专以上滑档13.8万。这个数据简直是触目惊心,少数人的滑档可能是个人填报志愿失误问题,但大面积滑档就是招生制度录取比例等深层次的问题了。那么多考生起早贪黑奋斗三年,却换来这个结果,是难以接受的。再加上不服从调剂的考生,选择复读再战的人数是天文数字。他们的怒火,总得有个地方发泄,而龙子湖事件就成了最好的批判对象。

河南考生全国最多(河南125万vs北京5万),却只有一所211,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程度全国瞩目。而十多年前被中央定性为违规建设的龙子湖校区,扩招了更多的学生,让更多的本地考生有学可上,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在龙子湖学子的眼里,被央视批判的官员,就是为了河南学子的前途博上自己政治生命的英雄。作为龙子湖校区的直接受益者,为他们翻案,给他们歌功颂德,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
就像每个被毕业论文折磨的学生都会去问候翟天临一样,每次高考结束,感受到不公平的河南考生,都会去再翻出这条新闻——看,国家对我们河南人不公平。

大多数情况下,北方省份爆出负面新闻,总会受到一些其他省份的冷嘲热讽,但这条新闻不但嘲讽极少,反而受到了山东安徽江苏等兄弟省份的声援,想到自己省份的实际情况,更多的是感同身受。

央视仿佛在对我们说,教育是“我们”的未来,种地才是“你们”的未来。

以下摘自微博评论——

“当我拎起笔杆时 发现它格外的重 我隐隐约约看到了锄头”

“把你喂饱了你就反咬一口”

“你可以直接说出来 让河南人回家种地。 ​”

“我没有碰你们的蛋糕,但是你却要打翻我装窝窝头的盆子”

“23省人民,吃的是我的故乡和未来”

“土地埋的不是种子是我腐烂的梦想”

“我翻开河南招生之友一查,这书上名额不少,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个位的数。我横竖睡不着,仔细看了半夜,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,满本都写着两个字‘种地’”

“河南高铁的两侧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,一马平川的平原上,最高的却是高考分数线”

“河南可以没有大学城,但北京不能没有高尔夫球场”

“我们只是几十万人没有学上,而他们却是少了一个高尔夫球场”

“拼命努力18年最终是为了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”

“我爱中国,就如同中国爱河南一样” ​

“我爱中国,如同中国爱河南,如同世界爱中国”

“连小镇做题家都不够格吗 真的非要成为小镇种地家吗”

------本页内容已结束,喜欢请分享------
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4赞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